x

關于做好浙江省2010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各類規劃課題申報工作的通知

來源 :       作者 : 伟德BETVlCTOR1946     時間 : 2016-09-17    點擊數:2  打印
各二級分院
2010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各類規劃課題申報工作自即日起開始,現将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2010年度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申報立項的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尤其要凸現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研究,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規律;立足浙江、貼近實際、圍繞大局,以再創浙江體制機制新優勢、深入實施 “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和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為主題,深入研究浙江“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服務;注重具有浙江特色和優勢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注重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和跨學科綜合研究,為打造 “當代浙學” 品牌、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大繁榮大發展服務。
  二、2010年度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申報的有關内容及要求
  (一) 2010年度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各類課題仍然實行一攬子申報方式(基地課題、文化研究工程課題、重大招标課題不在此次申報範圍内):
  1.2010年規劃課題分為三大類别,即應用對策研究、基礎理論研究、專項課題研究。應用對策研究分重點課題、一般課題、自籌經費課題,基礎研究分為常規課題(含重點課題、一般課題、自籌經費課題)、後期資助課題。專項課題研究分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長三角區域合作研究——海洋經濟研究”、重大輿情調研課題、涉台課題等。應用對策研究、各類專項課題以及馬克思主義學科有課題指南(詳見附件)。
  2.《2010年省社科規劃課題申報指南》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指導應用對策類課題的申報。第二部分為專項研究選題,分别指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專項課題、“長三角區域合作研究——海洋經濟研究”、重大輿情調研、涉台研究。第三部分為馬克思主義學科的申報選題。為加強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本年度課題申報對該學科也專門設立了選題指南,原則上要求申報者以指南規定的範圍設計課題。申報指南隻是确定了選題的重點和範圍,申報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某一問題,或從某一方面切入,自行設計課題進行研究。
  3.基礎理論研究類課題不設指南。申報者可根據自己的研究專長,自主選題,自由申報。但課題立項向學術前沿問題研究傾斜,重點扶持對學科發展以及對弘揚浙江精神、傳承浙江文化有重要作用的研究項目。申報後期資助的成果應是接近完成(完成85%以上)且尚未出版的學術專著中文初稿,要求達到本學科領域先進水平,沒有知識産權糾紛。學術譯著、學術資料彙編、工具書、論文(論文集)、教材、軟件等暫不列入資助範圍。已公開出版、發表的成果也不列入資助範圍。
  (二)關于專項課題研究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專項課題。本專項的主題為“網絡與思想政治工作”,申報對象主要是省部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學生輔導員以及有關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申報者要緊密聯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際,圍繞網絡的影響和作用,開展深入、紮實的可操作性強的研究。課題申報後,經評審後确定20個左右的課題進行預立項,待課題完成後根據成果的質量,每項資助10000元。要求課題在立項後的一年内完成。
  2.“長三角區域合作研究——海洋經濟研究”專項課題。今年長三角區域合作研究,重點圍繞海洋經濟發展進行研究,獲得立項的課題要求在九月底以前遞交中期研究成果,參加在2010年10月底浙江、上海、江蘇共同主辦的學術論壇;最終成果能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提供理論支持。
  3. “社會重大輿情調研”專項課題。為及時掌握社會各界思想動态,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省委宣傳部、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領導小組繼續設立“社會重大輿情調研”專項研究課題。申報者可根據參考選題進行課題設計,特别要注重實證資料的收集、分析和提煉,注重提出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本專項課題要求在2010年10月30日前完成,課題最終成果形式為輿情分析報告。所有成果統一通過《社會輿情專報》呈送省委領導和中宣部,未經省委宣傳部輿情信息中心和省社科規劃辦同意,課題承擔者不得以任何形式先期對外發表研究成果。課題研究經費為每項1.5萬元,在課題結題以後一次性支付。
  4.“涉台研究”專項課題。本專項課題完成時間為一年,最終成果形式為研究報告。經費資助标準為每項課題8000元,由省台辦在課題研究成果鑒定通過後一次性支付。所有立項課題需在年底前寫出基本觀點及内容簡要報告(3000字左右)報省社科規劃辦。
  三、2010年度省社科規劃課題申報的注意事項
  1.“學科共建”參與單位仍然為未設有省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的一般高等院校(含高等專科學校)。學科共建課題隻在應用對策研究和基礎研究(不包括後期資助課題)中設立,專項課題不設置學科共建課題。設立了省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的高等院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以及市委黨校等不參加“學科共建課題”的申報。“共建學科”以2008年各參加單位填寫的《共建學科登記表》中确定的兩個二級學科為準,希各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嚴格把關。申報“學科共建”課題的項目應由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簽署意見,承諾負責落實“學科共建”課題的經費。2010年要求參加“學科共建”課題的新單位,需向社科規劃辦提出參加申請,并填寫有關申請表格。
  2.自籌經費課題的申報單位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各市委黨校、各地市電大。其他任何單位都不再設立自籌經費課題。自籌經費課題隻在應用對策研究和基礎研究(不包括後期資助課題)中設立,專項課題不設置自籌經費課題。申報自籌經費課題者必須落實經費來源,由科研管理部門在申報表相應欄目中統一蓋章證明。
  3.2010年在應用對策類和基礎研究類課題中仍然設立青年課題、博士生課題和欠發達地區(指麗水、衢州、舟山三市)課題。專項課題中不單獨設立青年課題和博士生課題。申報青年課題者(含課題組成員)年齡不得超過39周歲(1971年1月1日以後出生);博士生課題隻限在讀博士生申報,博士生課題原則上要求申報者以博士生畢業論文内容進行課題申報設計;39周歲以下的博士生既可申報青年課題,也可申報博士生課題,但二者隻選其一;欠發達地區課題應是為本地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的應用對策類研究課題和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方面的課題。
  4、本年度課題申報貫徹質量第一的原則,注意控制申報數量,提高申報質量。在省社科規劃各類課題中,課題負責人隻能申報一項課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社科規劃課題未完成者,不得申報本年度課題(有特别規定的除外)。申請人必須在本單位指定期限内向科研管理部門報送全部申報材料。申請人所在單位要認真審核申報表所有欄目填寫的内容,并簽署明确意見,于截止日期前将申報材料報省社科規劃辦。
  四、課題完成時間、成果形式和研究經費
  本年度立項的應用對策性研究的課題完成時間一般為一年,其他類别的課題為一至三年(專項課題另有要求的除外),課題研究階段從2010年9月1日起至完整的最終研究成果上報省社科規劃辦時止(有特别規定研究時限的除外)。應用對策類課題不接受延期申請,到期未完成者,一律撤題。
  2010年度社科規劃課題最終成果可以同時為多種成果形式,但應用對策類課題最終研究成果形式之一必須是研究報告,基礎研究類課題成果形式之一必須為專著(工具書)或論文。所有立項項目須在年底前寫出基本觀點及内容簡要報告(4000-5000字)報省社科規劃辦。重點課題經費資助标準為每項課題2.5-3萬元,一般課題資助标準為每項課題1.2-1.5萬元。
  “後期資助課題”的評審單設指标。其資助經費主要用于課題的後期研究、成果的修改和出版,每項課題資助經費為3萬元。“後期資助課題”申報者不得以同題申報其他類型的省社科規劃課題,已獲得省社科規劃課題的也不得再以完成的成果重複申報“後期資助課題”。
  五、評審規則
  1.各類規劃課題采用分類梯度評審辦法。評審時,按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一般課題(包括青年、博士生課題)、“學科共建”課題、自籌經費課題的順序依次評審,未獲得前一類課題的項目,根據本人意願及單位意見按順序自動轉入下一類型課題的評審。申報者在填寫申報表時,應在課題類别的選項中做出明确選擇(即在相應的選項中打√)。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由專家根據申報課題質量确定,申報者不必注明是否申報重點或一般課題。後期資助課題和各類專項課題分類獨立評審。
  2.應用對策類課題評審實行以問題分類的評審機制。申報應用對策類的課題,申報者應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決策咨詢意識,加強與實際工作部門的溝通和聯系,通過科學紮實的調查和實證分析,以真實反映實際情況,向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為目的,并請注明歸屬《課題指南》中的哪項選題。未列入《課題指南》的課題可作自選課題申報,但評審時設立一定比例加以限制。
  六、申報材料及其他事項
  (一)申報材料包括:
  1.《課題申報表》(一式2份)、《課題設計論證活頁》(一式11份),申報“後期資助課題”還需遞交成果打印稿3份(A4紙雙面打印,膠裝,封面及内容不得出現個人及單位信息);
  2.本單位的《2010年課題申報單位彙總表》一份(附電子文檔);
(二)課題申報時間從文件下發之日起至5月19日止,逾期不予受理。課題申報材料統一交到科技處陳老師處,聯系電話83642087
申報表和活頁一律使用A3紙,雙面打印,中縫裝訂。課題申報所需的各種材料(課題管理辦法、課題指南、申報通知、申報表、活頁、彙總表等)請直接上網查詢并下載。
(三)省社科規劃辦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0571-87053195、87050492、87053190(傳真)、87053203
  聯系人:葉德清、徐丹彤、王三煉
  地址:杭州市省府路省府大院2号樓省社科聯規劃辦(郵編310025)
  辦公地址:杭州環城西路省行政4号院省計算機研究所7樓
附件一: 通知原文
二: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

聯系我們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廣穹路899号 伟德BETVlCTOR1946
郵編:314001
電話:0573-83643493
Email:ba@mail.zjxu.edu.cn

友情鍊接

關注我們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伟德BETVlCTOR1946 - 伟德官网地址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33620号-2 浙公網安備 33049802000391号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廣穹路899号 伟德BETVlCTOR1946
郵編:314001
電話:0573-83643493
Email:ba@mail.zjxu.edu.cn

Baidu
sogou